重慶烤鴨:秋高鴨肥,又到了吃烤鴨的季節(jié)
時值夏季,夏爐冬
所謂“水晶簾動微風起,滿架薔薇一院香”,又到了一年中*適合吃烤鴨的時節(jié)了!
冰壺秋月的鴨子非常肥壯,烤熟之后油而不膩,肥瘦相當。在春夏季節(jié)吃口味更好,并且夏天的鴨子,不會讓人增重,反而掉膘,口味也*好。再加之鴨肉性寒涼,特別適合體熱上火者食用,正是炎炎夏日,減肥人的的不二首選。烤鴨這種做法追根溯源,在1500年前南北朝時期的一本《食珍錄》中,就有“炙鴨”的記載。
在唐代,吃炙鴨是件頗為殘忍的事情。據(jù)張鷟(zhuó)的《朝野僉載》記載,貴族們端坐席上,觀看一只活鴨被放在炭火之上痛苦地沖撞籠子。
熱又渴的鴨子,還會拼命喝籠外盆內(nèi)的調(diào)味汁,直至鴨毛脫落,皮肉皆熟,鴨子含恨而終。這就是所謂的“明火暗味烤活鴨”。到元代,烤鴨已經(jīng)成為了御膳珍品,元朝太醫(yī)忽思慧的《飲膳正要》中,就有“燒鴨子”的記載。此后直到民國時期,梁實秋、劉葉秋等名家也在各自文章中稱現(xiàn)在的烤鴨為“燒鴨”“燒鴨子”“北平燒鴨”。
但是,嚴格來說,此燒鴨非彼燒鴨。元代的燒鴨,做起來并沒有炙烤的工序:“雁(鴨)一個,去毛、腸、肚,凈羊肚一個,退洗凈,包雁(鴨)蔥二兩芫荽末一兩?!保ā讹嬌耪罚?/p>
真正外焦里嫩的燒鴨,出自朱元璋的御廚。據(jù)傳,明初,金陵食鴨之風盛行,出現(xiàn)了燜爐烤鴨法,即“南爐鴨”。如今的南京人,雙休日斬只鴨子,來朋友斬只鴨子,看球賽斬只鴨子,挨領(lǐng)導(dǎo)罵了斬只鴨子……不管開心還是難過,斬只鴨子總沒錯!要不然總有人說,沒有一只鴨子能活著走出南京。
明成祖朱棣十分識貨,在遷都北京之時,將“南爐鴨”從南京帶到了北京。《明宮史·飲食好尚》中就曾寫道:“本地則燒鵝、雞、鴨”,這說的是皇宮。
在當時,刑場設(shè)在西四,菜市口就只是菜市,只斬鴨,不斬人。清入關(guān)后,由于北方民族喜食燒烤,御膳房除沿襲明宮廷以山東風味菜為主的膳食風格之外,還新增了包哈房(即燒烤廚房)。以此為契機,燜爐烤鴨得以改進,出現(xiàn)了掛爐烤鴨,才會有《五臺照常膳底檔》中乾隆帝十三天中連吃八次烤鴨的記載?;适覍绝喨绱饲橛歇氱姡豕F族、文武百官自然也以此為貴,無烤鴨不成席。烤鴨,從普通食品一躍成為宴席主菜。此種風尚很快便傳到民間,街市之上,烤鴨店隨處可見。
尤其是晚清,八旗子弟宴請成風,講排場、比闊氣成為時尚,德宜勝店前便經(jīng)常停滿達官顯貴的大轎。據(jù)《都門瑣記》記載:“席中必以全鴨(指烤鴨)為主菜,”不止如此,烤鴨甚至還成為了勛貴往來“硬通貨”,可謂必送的禮品?!吨袢~亭雜記》記載:“親戚壽日,必以燒(烤)鴨相饋遣?!比缃瘢诳绝喌暧鲆娡鈬?,嫻熟地用荷葉餅包住片好鴨肉黃瓜蔥絲,塞進嘴里,露出幸福的表情,簡直太過稀松平常。